昨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小寒節(jié)氣。進入小寒,也就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民間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說法,那么關于小寒,咱們宿遷有什么風俗習慣呢?
小寒,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23個節(jié)氣,它一般在陽歷的1月5-7日。小寒正處三九前后, 俗話說:“冷在三九”, 其嚴寒程度可想而知。咱們民間有冬天動一動,少得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的說法,所以在寒冷的小寒,市民有機會的話可以適度鍛煉。除此之外,在小寒這一天全國都有不同的飲食習俗,一般來說廣東人會吃糯米飯,江蘇南京則是吃菜飯。那咱們宿遷小寒時一般都吃些什么呢?上午,天空下著雨,室外也是透著刺骨的寒意。但是在市區(qū)的這家羊肉湯店里,卻來了不少顧客。市民李耀德和另外兩個工友,每人都點了一大碗羊湯和燒餅。
專業(yè)醫(yī)師介紹,小寒喝羊湯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小寒前后,雨霧天增多,天氣寒冷,人體內的血液,很容易停滯,因此人們在飲食上要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滋補肝腎。
醫(yī)師顧巧麗:“比方像瘦肉、羊肉、桂圓、紅棗、山藥、黑木耳、芋頭等等,這對保胃養(yǎng)腎有很大好處,可以防御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P>
而隨著氣溫的降低,小寒也成為關節(jié)痛、頸椎病等多種疾病的高發(fā)期,因此人們在食補的同時,也要做好防寒保暖,適當鍛煉,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松,以利于血液流暢。我們也需要注意田間越冬的小麥、油菜、大棚蔬菜等要加蓋保溫膜,謹防發(fā)生低溫凍傷。
民俗專家程芳銀:“包括我們過去家里面養(yǎng)牛的時候呢,牛棚馬圈要加溫,要喂點鹽開水,然后等等這一系列的活動都是我們今天應該做的。”
總共: 1頁
作者:劉義杰 ,沭陽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