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酒莊裝瓶”意味著什么?
2022年02月04日09:08 來源:紅酒世界網
購買葡萄酒的時候,大家可能會見到一些葡萄酒的酒標上標有“原酒莊裝瓶”的外文字樣,比如“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那么這個標注有什么意義呢?
“原酒莊裝瓶”的標注一般出現在葡萄酒的正標或背標上,不同國家或產區(qū)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法國波爾多葡萄酒的酒標上通常寫的是“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而勃艮第葡萄酒常標注的是“Mis en bouteille au Domaine”;美國的酒標上標注的則可能是“Estate Bottled”。進口到國內后,這些葡萄酒的中文背標上通常也會有“原酒莊裝瓶”的字樣。這句標注的意思即這款酒是在酒莊內灌裝的,進口的時候也是整瓶進口,沒有經過中間商的干預。
那“原酒莊裝瓶”有什么特殊意義呢?以法國為例,有此標注的葡萄酒代表著其釀酒葡萄來自酒莊自有或有管理權的葡萄園,還代表著葡萄酒的發(fā)酵、陳釀和裝瓶等所有工藝都在酒莊內進行,也就是說,酒莊親自把控了這瓶酒的所有釀造環(huán)節(jié),葡萄酒的質量有所保證。而由于釀酒和灌裝設備都是十分昂貴的,“原酒莊裝瓶”還有一個潛臺詞就是酒莊的資金實力雄厚,比如波爾多著名的1855列級莊,他們出品的葡萄酒基本上都是“原酒莊裝瓶”的。
不過事實上,葡萄酒在酒莊內裝瓶并不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這一做法是在1924年,由時任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莊主的菲利普·羅斯柴爾德男爵(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開創(chuàng)的,隨后引發(fā)了許多酒莊的效仿,有實力的酒莊紛紛開始自己灌裝葡萄酒,并把它作為品質保證的信息之一標注在酒標上。
而一些實力較弱的酒農或酒莊無法獨立完成葡萄酒的釀造或灌裝,因此一般會選擇和酒商合作,由他們完成釀酒和灌裝等各項操作。這類葡萄酒在酒莊實力、質量把控等方面可能沒有“原酒莊裝瓶”的葡萄酒那么好,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會認為“原酒莊裝瓶”的葡萄酒質量會更好。但是,這只是“一般性”的論調,一些知名酒商出產的葡萄酒未必就會比“原酒莊裝瓶”的差,因此消費者需要結合更多因素來判斷酒款的品質。